全市2021年主要统计数据新闻发布稿
2021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1473.65亿元,比上年增长8.2%,比2019年增长13.1%,两年平均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69亿元,比上年增长7.3%,两年平均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670.03亿元,比上年增长9.4%,两年平均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623.92亿元,比上年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5.8%。
经济运行的主要情况是:
一、农业提质增效成果逐步显现,畜牧业发展稳步向好
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9.60亿元,比上年增长8.7%,两年平均增长7.3%。
种植业实现较快增长。全市粮食总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2.7%,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4.9%,园林水果产量增长8.0%,茶叶产量增长8.0%,蔬菜产量增长4.6%。
畜牧业发展稳步向好。12月末,全市生猪存栏101.44万头,比上年增长15.9%;生猪出栏114.26万头,增长7.9%。牛存栏31.6万头,下降5.1%;牛出栏9.79万头,下降9.8%。羊存栏27.84万只,增长4.1%;羊出栏17.66万只,下降4.8%。家禽存栏860.4万只,增长1.6%;家禽出栏1136.05万只,增长8.7%。
2021年,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13.89万吨,比上年增长8.2%。其中,猪肉产量10.36万吨,增长11.0%;牛肉产量1.28万吨,下降9.9%;羊肉产量0.31万吨,增长1.6%;禽肉产量1.94万吨,增长8.9%。禽蛋产量1.83万吨,增长7.1%。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8.9%。31个大类行业中,10个行业增长达到两位数。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0%,制造业下降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0.4%,股份制企业增长16.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5.6%。
部分传统行业较快增长。2021年,全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1.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5.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9%。
部分主要产品产量较快增长。2021年,全市原煤产量7033.92万吨,增长11.8%;洗精煤2334.25万吨,增长6.4%;钢材406.05万吨,增长5.0%;全社会发电量458.7亿千瓦时,增长6.7%,其中火力发电373.64亿千瓦时,增长8.2%;焦炭420.58万吨,下降2.3%。
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改善。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31.95亿元,增长24.6%,两年平均增长7.4%;实现利润总额103.86亿元,增长52.1%,两年平均增长16.8%。
三、服务业持续恢复,部分行业快速增长
202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5.8%。
金融存贷款余额平稳增长。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98.51亿元,增长1.0%;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48.05亿元,增长14.4%。实现保费收入30.72亿元,下降1.0%。
部分规上服务业稳定恢复。1—11月,全市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8%,两年平均增长24.2%;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7.3%,两年平均增长9.2%。
邮政、电信行业增势强劲。2021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4.43亿元,增长25.2%;快递收寄量1483.41万件,增长38.5%;电信业务总量31.90亿元,增长18.3%。
商品房销售较快增长。2021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50.7万平方米,增长7.1%;商品房销售额118.5亿元,增长6.0%。
四、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重点领域投资增势较好
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两年平均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8.6%。
“四化”投资增势较好。2021年,全市新型工业化建设项目推进较快,工业投资增长27.7%,高于全部投资增速26.3个百分点;与新型城镇化相关的社会事业领域投资力度加大,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25.0%;教育投资增长9.0%;农业现代化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农业投资增长2.8%,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4个百分点;与旅游产业化相关行业项目推进有力,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52.7%,批发和零售业投资增长23.8%。
产业投资增势良好。2021年,全市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9.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9.3%。
五、市场销售加快恢复,居民生活消费快速增长
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9.1%;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28.05亿元,增长8.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9%。
批零住餐加快恢复。全市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30.3%,两年平均增长21.3%;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4.9%,两年平均增长9.8%;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1.8%;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5.8%,两年平均增长10.4%。
居民生活消费快速增长。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烟酒类增长27.4%,粮油、食品类增长13.9%,书报杂志类增长12.2%,金银珠宝类增长11.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0.8%,汽车类增长6.6%。
六、财政收支平稳增长,民生保障有力
202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78.88亿元,比上年增长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35亿元,下降6.1%;其中,税收收入62.81亿元,增长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4.53亿元,增长0.2%。其中,农林水支出增长26.4%,交通运输支出增长23.1%,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增长21.0%,教育支出增长1.9%。
202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36万人,比2020年增加0.61万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202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9%,比上年下降0.1%,八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五升三降”,总体处于温和区间。其中交通通信类上涨3.5%,衣着类上涨2.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1%,医疗保健类上涨0.3%;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2.5%,居住类下降1.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1.3%。
七、居民收支稳步提高,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增强
202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85元,同比名义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98元,同比名义增长10.8%。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582元,名义增长19.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510元,名义增长13.3%。
总的来看,2021年,全市经济继续保持稳定恢复的良好态势,但部分领域仍较低迷,各区市发展仍不够平衡,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多困难,经济增长的基础仍需巩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下一步,全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体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狠抓“六稳”“六保”工作,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确保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