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2023年上半年主要统计数据发布稿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全市2023年上半年主要统计数据发布稿
(2023年7月28日)
六盘水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六盘水调查队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困难压力,全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机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力推动经济加快恢复,上半年主要指标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17.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3.3%,比一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96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379.43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348.56亿元,增长4.0%。
经济运行的主要情况是: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特色产业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0.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其中,种植业101.10亿元,林业11.44亿元,畜牧业32.34亿元,渔业0.46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5.62亿元。上半年,中药材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0.5%,园林水果产量增长19.6%,茶叶产量下降0.3%,蔬菜产量下降4.9%,禽蛋产量增长28.0%。猪牛羊禽肉产量6.48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9.7%,其中,猪肉产量5.18万吨,下降3.2%。6月末,生猪存栏87.37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4.5%,其中能繁母猪7.91万头,增长0.9%;家禽存栏741.09万只,增长6.9%。上半年,生猪出栏58.27万头,比上年同期下降3.6%。
二、工业生产保持稳定,电力行业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9%。分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下降3.3%;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4%,比一季度加快3.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2.5%,比一季度加快15.1个百分点,制造业逐步恢复,电力行业继续回升向好。分行业看,医药制造业增长84.2%,比一季度加快65.1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1%,比一季度加快9.9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3.6%,比一季度加快26.5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0.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6.0%,比一季度收窄10.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4.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4.0%。分产品看,水泥产量增长3.3%;中成药产量增长56.2%,比一季度加快8.6个百分点;钢材产量下降16.8%,比一季度收窄1个百分点;电解铝产量下降9.4%,铝材产量增长14.5%;原煤产量下降1.9%,洗精煤产量增长1.2%;焦炭产量下降7.2%,比一季度收窄7.2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持续恢复,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复苏
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4.0%,比一季度加快3.9个百分点。旅游相关行业复苏明显。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过夜游客251.42万人次,增长19.45%。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4.6%、8.6%,均高于全省增速2个百分点;实现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6.02亿元,增长7.2%。邮政、电信业增势强劲。上半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92亿元,增长27.9%,高于全省增速9.2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16.51亿元,增长20.8%。金融业较快增长。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长10.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9%;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6.78亿元,增长8.2%。重点服务业继续恢复。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7%,其中,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增长48.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0.1%,比1-2月加快35.5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8.6%,比1-2月加快12.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好于全省。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9.3%,高于全省增速1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增长6.1%;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22.51亿元,增长4.2%。
四、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基本生活类商品消费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5.2%,比一季度加快2.5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4.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4.3%,餐饮收入增长8.9%。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平稳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烟酒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6.2%,日用品类增长41.1%,中西药品类增长5.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8%。部分升级类消费增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63.3%。
五、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工业投资增势良好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71.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8.6%。工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工业投资增长27.9%,比一季度加快6.9个百分点,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2.7%,比一季度加快16.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78.4%,比一季度加快28.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9%,高于全省增速41.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提升。民间投资增长16.3%,高于全省增速21.2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49.2%,比一季度提高7.7个百分点。产业投资较快增长。产业投资增长16.1%,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降幅收窄。基础设施投资下降0.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3个百分点。
六、财税收入较快增长,就业形势逐步改善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6%;其中,税收收入36.76亿元,增长4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4.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7%,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3.9%,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4.7%,城乡社区支出增长38.2%,节能环保支出增长31.2%。城镇新增就业3.9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43万人,增长12.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七、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按常住地分,上半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18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4.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80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4.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为2.81,比上年同期缩小0.11,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
上半年,全市CPI比上年同期上涨0.2%,涨幅较上年同期收窄1.0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同期价格呈“四升二降二平”态势。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9%,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7%,居住类价格上涨0.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3.4%,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类价格下降0.5%,衣着类、医疗保健类价格持平。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延续了恢复回升的态势,巩固了稳步向好的趋势,保持了高质量发展的大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市场需求仍显不足,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部分领域、部分行业、部分企业仍面临一定困难。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巩固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